後來查到可以用visibility跟display去更改navbar, 這次的方法可以把Navbar全部隱藏起來, 卻同時造成了隱藏就不會再出現了. 又爬到一篇文章寫著:"既然隱藏起來不方便登入, 那就寫個按鈕進去登入介面吧",嗯,這種路不轉人轉得想法我喜歡, 所以把按鈕跟隱藏Navbar的功能結合在一起呢?基於這種想法我左邊的Navbar button就誕生了. 用那button可以輕鬆縮放navbar, 反正navbar通常只有主人才需要用到, 而且用到的次數還不多呢.
得到以上結論我花了快半天的時間.
想到這個方法以後我就先嘗試下去尋找相關文章, Google到的大都是跟之前一樣的隱藏法或IE only法,有些強者有改出可以在IE上運行的方法, 不過需要寫看起來很龐大的Script, 雖然只要複製貼上就好, 不過我懶XD...雖然學過Java不過對於JS我只能用外行人來形容...於是我又花了半天的時間去搜尋其他文章...後來發現薑是老得辣,JS才是動態網頁的王道...嗯, 所以我又開始尋找JS的文章了.
根據關鍵字"JavaScript CSS 變數"有得到很多結論, 於是利用Firebug(Firefox的addons 網路程式設計者必備, 超好用)找到了Navbar的visibility變數的位置...成功的在IE上運行! 但是很神奇的Only IE...這跟我的Blogger相關事項不合呀! 我的Blogger可是Only no IE and Best for Firefox ...於是...我就開始了長達三小時的Google跟爬文...
最後發現在Mozilla討論區文章上出現的JS code 都利用getElementbyId();...而我的作法卻是直接用"="去存取CSS變數...看來我找到解決的方法了...不過我想在這裡小小地抱怨一下, 直接用=去解決CSS變數問題是在某所大學的2009網頁程式設計的網頁上看到的教學方法,我說...這樣真的可以嗎...教學生這種IE Only的語法... 老師是擔心學生
---以上發洩結束---
題外話, 今天在弄J2ME再加上昨天的JS, 開始覺得Google不夠用了...時代進步的腳步越來越快, 有些時候擁有大量訪問的教學跟解答往往都是已經過時或是早就可以被取代的東西. 這個世代要混個好日子真是越來越難了...等腦袋休息夠了再來把左邊Small Navbar跟hidden Navbar的方法打成另外一篇文章...
Test...防止Recent Comments 錯誤..
回覆刪除